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孩子,我們把家裡變成圖書館吧!

教養大小事

文/李偉文

想要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,除了父母要以身作則之外,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是,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範圍中有書,不管是班上的班級圖書館,或是住家旁邊的公立圖書館,或者是把家裏變成很多藏書的圖書館

 

心理學的研究不斷證明人是情境的動物,我們的行為反應會隨著所處時空與場景氛圍而改變,若以更長的時間來看,人的性格甚至外貌形體也會隨著我們生活的環境而改變,換句話說,人可以選擇環境甚至改變環境,可是一旦住進去之後,環境就會回過來改變我們,這也就是建築學大師萊特所說的"人塑造環境,環境塑造人"。因此環境中有書,是一個非常簡單,非常有效的方法。

 

 

為孩子建立專屬的圖書天地

 

如果父母經濟能力許可的話,儘量要多買書,至少要幫孩子準備他自己的書架,上面擺放的不是教科書,而是他喜歡的故事書;當然若可能的話,這個書架能擴大成書房,或者把家裏的空間都擺滿了書,像是圖書館一樣,那就更棒了。

 

像我家除了沒有電視機,也沒有酒櫃或沙發椅,只有像圖書館有張超大的閱讀桌(像乒乓球桌般大),四周都是書牆,孩子回到家裏就是端坐在桌前看書。

 

有人會說為什麼要買書,反正書可以從圖書館借就好,幹嘛花錢買?我覺得建立每個人專屬的藏書有二個目的,一是任何值得看或自己喜歡的書,一定有重讀的必要,最好隨時擺放在自己身邊;二則是有些好書目前或許沒時間讀,但是我們想看或值得我們看,這些書若沒有時時刻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範圍,在視野所及之處,閱讀的機會當然就少了許多。

 

尤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,多多少少會有點叛逆,往往我們愈要他們做的事,他們愈不想做,我們愈是推薦他們看的書,他們愈是排斥,所以我建議千萬不要勉強他們,只要悄悄的準備一些有趣的書或希望他們看的書,隨意置放在家裏、餐桌旁、玄關上,或廁所裏,反正若是家裏四處都是書,現在的書封面都設計得很吸引人,書名也取得很有創意,孩子總有窮極無聊或無所事事的時刻,他們或許就會隨手拿起來翻閱,若是其中一句話,或一段故事引起他們的興趣,或許就這麼一頭栽入書中的動入世界了。

 

我總覺得一本我們喜歡的書,一定是它能呼應我們心中某個渴望,換句話說,閱讀一本打動我們的書,其實我們閱讀的是自己生命的光影,探索不曾了解的自己,因為書本猶如一面神奇的魔鏡,鏡中反射出隱藏的自我,書本也猶如我們的心靈之窗,藉著閱讀,透過書我們得以觀照這個世界。

 

一定要幫自己或幫孩子把他不同生命階段所喜歡的書留在身邊,有人說用相片來寫日記,我覺得用書可以紀錄我們的人生,留下我們生命成長中不同的體會與精神蛻變的歷程。

 

 

除了幫孩子買書,也要為自己買書

 

因此雖然我會去圖書館借書,但是我也會建立屬於自己的藏書,近代出名的藏書家海蓮漢芙就曾經這麼說"我絕不買一本沒讀過的書,那不是跟買衣服沒有試穿過一樣冒失嗎?"

 

我們除了要幫孩子買書之外,也要為自己買書。很多大人以太忙沒有時間閱讀為藉口,沒有養成購書的習慣,當然就更沒有機會養成閱讀的習慣了。其實我總覺得不是找到時間才去閱讀,而是當我們閱讀了以後才會有了閱讀時間(這句有點難懂的話,卻是我最深刻的體會),因此隨時隨地手邊有書是很重要的事。

 

這些年我不斷鼓勵周邊的朋友買書,並且說"太忙沒時間看也沒關係,把書買回家擺著,只要到處都是書,也就會改變我們的氣質!"其實這是真的呀!即便沒有看過書架上的書,但是我們吃飯、上廁所,在家裏走過來走過去時,總會不斷看著這些書,這些書名,潛意識裏就多了許多想像,就如同有位作家所說的"沒看過書的內容,可是卻盯著它們或色彩斑爛或凝重沈穩的封面時,以另外一種方式了解這些書。"

 

所以,我贊成十八世紀某位哲學家所說的"有一點點錢的時候,我先買書,剩下的,再買吃與穿的。"把家裏變成圖書館,是引領孩子喜歡上閱讀最有效的方法。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