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創辦人給家長的12封信之3

創辦人的話

在孩子的音樂學習過程中,家長的參與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。教學系統創辦人朱宗慶教授有感於此,在2005年特別撰寫了十二封給家長的信,希望藉此和家長暢談「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」的教學理念與學習方法。

多年來,教學系統不忘初心,持續在音樂推廣的道路上,希望孩子快樂學習與成長,在此藉由創辦人朱宗慶教授的信,由從「為什麼要學音樂?如何進行音樂學習」為開端,讓所有家長對我們有更多的認識。

 

如何以打擊樂引領音樂學習

親愛的家長:

  在上一封信中,我們談到在決定學音樂時必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,接下來,要進一步和大家分享及說明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的教學理念。

  「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」目前的教材課程是針對三歲以上的孩子所設計,我們慎重地將孩子身心發展特徵,結合打擊樂作為引導,設計出適合的課程。例如此時期的孩子活潑好動、模仿學習力強、喜歡和外界互動、充滿好奇心、追求表現,這些內在的特質都可藉由打擊樂獲得滿足;此外,此時期的孩子在身體發展上是由大肌肉到小肌肉的養成階段,循序漸進的打擊樂學習剛好符合手眼協調能力的平衡發展,左右手的交互運用也有助於腦力的開發與激盪。

 

健康、自然、合群、創意的學習特色

 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的特色何在?簡言之,即在考量身心發展的特徵下,將打擊樂融入,結合成為最合適的學習內容。

  肢體參與的敏捷發展:課程設計以打擊樂作為工具,如鼓類樂器、鍵盤樂器、一般樂器、自製樂器以及生活樂器,藉由握、拿、捏、敲、打、觸、碰、搖、轉、推等動作產生不同聲響,以表達情緒,並循序漸進地引領音樂的學習,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健康且符合身體發展的漸進要求,經過縝密設計,帶領自然且無負擔的學習,進而產生滿足感。

  架設音樂的支點—節奏:許多人可能會認為節奏是單調的,但事實上,節奏不僅是一種秩序,而且是豐富多變的。在組成音樂的四大要素──節奏、旋律、和聲、音色,就好比是人的──心跳、長相、人際關係以及生活的多樣性。而其中,心跳是首要的,心跳要自然而健康,透過活動的參與等,讓心跳快樂和有趣,節奏也如此。因此,無論是在音樂學習上或是未來的工作上,好的節奏都是必須具備的能力。

  輕鬆入手的信心與創意:藉由打擊樂學習音樂是低挫折與高成就的。由於打擊樂器的穩定性很高,一碰就會產生聲響,可降低在音樂學習初期常遭遇的挫折感。因為打擊樂的器材質料範圍廣闊──金屬、木頭、皮革、塑膠、石頭等類別,造型大、小、方、扁、圓各異,碰觸不同位置、使用不同棒子都會產生不同聲音,可以快速回應音色,讓學習者產生信心。一旦具備自信與興趣後,學習者會對音樂作更進一步的尋找,包括音樂素材、打法的嘗試、位置的選擇等,而當學習者能勇敢面對學習時,創意便自然產生。

  潛移默化培養合群性:打擊樂學習初期,是由接觸、感受、喜歡到學習,初期並沒有太多的技巧學習,但有很多的參與,不但要學習自我表現,同時也要學習成全他人,這種學習在人際關係上叫做合群,在音樂訓練上則是合奏。無論是否朝向音樂學習,「合群」是重要的學習過程。

 

教學系統的教學特色

 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就是基於上述的理念及特色,以打擊樂為媒介,設計出敲敲打打、遊戲、律動、唱歌、實際演奏等課程內容,來接觸節奏、旋律、和聲、音色、拍子、速度、音量、重音、表情、呼吸等,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認識、接觸、學習打擊樂。例如以「說說唱唱」認識音樂,用「敲敲打打」了解節奏及技巧,藉由聽音樂說故事方式認識作品內涵,透過聽節奏、音量、音色、旋律來訓練聽力,而動手自製樂器的過程,則可讓小朋友了解發聲原理,進一步激發創意思考。這些訓練,最後以合奏方式,由簡單樂曲到繁複的作品,作整體呈現,達到音樂養成的目標。

  這套針對孩子設計的教學大綱,初期著重於接觸,再來才是各項音樂學習的積累,最終則視個別需求來決定發展,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進入音樂領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