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創辦人給家長的12封信之5

創辦人的話

在孩子的音樂學習過程中,家長的參與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。教學系統創辦人朱宗慶教授有感於此,在2005年特別撰寫了十二封給家長的信,希望藉此和家長暢談「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」的教學理念與學習方法。

多年來,教學系統不忘初心,持續在音樂推廣的道路上,希望孩子快樂學習與成長,在此藉由創辦人朱宗慶教授的信,由從「為什麼要學音樂?如何進行音樂學習」為開端,讓所有家長對我們有更多的認識。

 

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

親愛的家長:

    上一封信提到學生是教育的主體,教材和老師是特色及橋樑,因此老師不宜太過主觀、強硬,教材也應該因材施教,不宜太過死板,而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,我認為跟教材及老師是相同性質的,由於是輔助的角色,因此家長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應該太過固執、堅持。

   

我多次提到良好的音樂學習應該由接觸、感受、喜歡、學習、訓練五個階段構成,無論您對於這個觀念的看法如何,我想再次重申這個過程是重要的。有數據顯示,高達85%的音樂學習者不願意繼續學習音樂,而85%其實只是保守的估計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,是十分值得我們深思的。

 

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

  「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」,這是一個美麗且理想的句子,有很多的家長也都視它為金科玉律,但是事實上,如果缺乏對音樂的「感受」,只是一昧鑽研技巧,是很難達成這個美麗目標的。這句話背後的意義應該是指透過接觸音樂、感受音樂、喜歡音樂,可以改變孩子的氣質並陶冶身心,如果錯認了這句話的方向,不重視其他的必要過程,對於父母及孩子來說,可能成為壓力或處罰。

 

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

    天下父母心,每一個家長都希望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」,在一股腦安排才藝課程的同時,我們是不是考慮過真正的起跑點在哪裡?如果錯把技術、視譜能力…等等當作學生成績的衡量點,難保家長的用心反而讓孩子「跌」在起跑點上。孩子的個別差異很大,所以需要家長、老師留意關心,避免與孩子的需求背道而馳,因此我一再強調「過程」的重要。

   

對於剛進入系統的小朋友,我們以培養他們對於音樂的喜好為主要目的,我曾談到學習音樂有許多方式和管道,需要學習的內容也包羅萬象,但音樂學習階段的初期,應以遊戲為主,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願意敞開心胸接觸,也讓孩子可以放鬆心情學習,進而啟發想像力、激發創意、增加耳朵的敏感度、培養基本的節奏能力、以及建立自信;當然,技術的訓練是必須要學習的,只是過早強調技術技巧訓練或是過於重視學習成果的具體化,容易造成孩子的比較心態,容易患得患失,對於學習當然是不好的。

 

為孩子開啟一扇音樂之窗

    為孩子開啟一扇音樂之窗,創造接觸、喜歡音樂的機會,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,但我往往擔心家長在開啟這扇窗的同時,是否不經意關上了另一扇門,這是相當可惜的。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,難免因為情緒的起伏、一時的好惡、身體的狀況、假期後的倦怠、週期性低潮等因素,影響學習意願,這些都是必經的歷程,家長不用緊張,反而應該隨時鼓勵孩子不要輕易放棄,不斷給孩子接觸音樂的機會和環境,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務。

 

    創辦系統14年來,我始終認為,音樂的學習到了一定的階段,可以劃分為兩條路徑,一是專業,一是業餘,如果是朝專業發展,個別樂器的學習就是必須的,而如果是業餘的,系統的學程規劃就可以充分滿足需求,讓音樂成為一輩子的伴侶。有些家長對於系統相當信任,認為只要在系統中學習,就可以朝專業發展,事實上,打擊樂是我們用以啟蒙孩子音樂本能的工具,距離成為主修樂器,朝專業邁進,還必須加上其他個別課程的學習。為了因應家長的需求,我們將善用團隊的力量,化被動為主動,建立學員資料庫,密切追蹤孩子的學習狀況,充分運用教學系統30多位專業顧問群的豐富資源,針對學員的狀況及需求提出建議。

 

 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