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創辦人給家長的12封信之10

創辦人的話

在孩子的音樂學習過程中,家長的參與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。教學系統創辦人朱宗慶教授有感於此,在2005年特別撰寫了十二封給家長的信,希望藉此和家長暢談「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」的教學理念與學習方法。

多年來,教學系統不忘初心,持續在音樂推廣的道路上,希望孩子快樂學習與成長,在此藉由創辦人朱宗慶教授的信,由從「為什麼要學音樂?如何進行音樂學習」為開端,讓所有家長對我們有更多的認識。

 

學打擊樂的未來發展

親愛的家長:

  常常有許多父母提到:小朋友學打擊樂,未來會有什麼發展?在探討這個問題以前,請先看看以下例子,讓我們一同思考。

 

專業的展現,構築於多元學習的累積

  雲門舞集創辦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先生,年輕時喜歡寫小說,大學讀的是政治大學新聞系,於今卻成為國際知名的舞蹈家;國內名作曲家,曾任台北藝術大學校長的馬水龍教授,中學時原就讀基隆海事學校,後來才轉習作曲而卓然有成;相反地,名醫江漢聲先生從小學習音樂,卻一路讀書考試進了醫學院,如今是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;彰化縣長翁金珠女士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,雖有一段時間在國中擔任音樂老師,最終卻投身於政界。由此可知,許多著名的藝術家在學校時並非就讀藝術本科系,卻仍然在藝文與音樂界表現傑出;同樣地,從小學習音樂的人,日後卻是在其他領域大有成就。

  以升學來說,目前台灣小學、國中、高中的音樂班幾乎都設有打擊樂組課程,台灣近30所大學也都設有音樂系,其中大約有20所大學設有打擊樂組或打擊樂主修;碩士班方面,除了台北國立藝術大學、台灣師範大學、輔仁大學、交通大學、東海大學等設有打擊樂主修之外,其他學校正在陸續跟進,籌備設立打擊樂碩士班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甚至設有打擊樂博士班。也就是說,以目前國內的體制內教育體系而言,對於打擊樂的進修學習,已經有完整的教育學習管道,而許多國內大學音樂系主修打擊樂的學生,畢業以後至歐美國家繼續深造,也都有非常優異的表現,讓許多國外的學者刮目相看,讚賞不已。

 

多樣化發展的打擊樂學習

  根據信誼基金會2003年統計顯示,目前台灣學習音樂的人口中,選擇鋼琴的人最多,其次就是打擊樂。顯見原居於配角的打擊樂器,終於成為最受矚目器樂項目;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愛,且活躍發展中。此外,學習打擊樂對於未來就業的選擇,是非常多樣化的。例如成為打擊樂獨奏家;在打擊樂團、室內樂團、交響樂團等擔任演奏工作;進入各級學校的音樂班科系所任教等;或者成為影音、多媒體等跨界專業工作者,或從事音樂治療等服務工作;或從事個別教學,或在各教學中心任教,以及在其他音樂藝術相關研究領域工作。

 

人人都需要節奏感

  凡是升學或就業,打擊樂的學習都能發揮極大的附加價值。就讀音樂科系時,無論主修是指揮、作曲、聲樂,都可以選擇打擊樂為副修課程,以加強主修課程的學習。因為節奏、拍子是音樂的基本結構,打擊樂因其獨特性,從節奏快慢強弱的訓練、豐富多變音色、創意的啟發、肢體耳目敏感度的建立,以致於發現各種聲音的奇妙,皆能帶給學習者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。即使未來不是從事音樂或藝術工作,而是在其他行業發展,節奏感的培養也有助於對事情處理的分寸尺度拿捏。所以我常開玩笑說,電視劇的導演如果具備良好的節奏感,就更能掌握劇情發展的步調;交通警察如果有很好的節奏感,就可以把交通狀況指揮得井井有條。所以,基本的節奏練習,對於學習各種事物,都有一定的幫助。

        當然,我舉了這麼多的例子來說明學習打擊樂的未來發展是不受限制的,有許多的工作可以選擇,雖然這些都是在理想化的前提下所歸納出的各種可能,但在現實生活中是完全能被實現的。打擊樂的發展和實效運用,甚至反映在身心保健和情緒抒解上;美國目前更有以崇尚健康為由,而發展出的打擊樂學習課程。學習打擊樂,我的初衷還是希望能讓孩子從中得到快樂,找到抒發情感的管道,並且因此發現生活環境之美,這麼美好的學習經驗真的是非常值得珍惜的,我也期待所有家長能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孩子學習成果的問題。

 

 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