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SO TOUCHING!

藝文直擊

從五感出發,經營親子與藝術的美好關係

文/編輯部,圖片提供/KKLIVE、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、郭雪芳

 

視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聽覺、觸覺,是人體很重要的五種感官。幼兒運用五感探索環境,開啟認識世界的第一步;成人則透過五感來豐富生命,延伸更多感性的觸角。從五感出發,簡簡單單就能經營一段親子與藝術的美好關係,不妨一起來試試看吧!

 

視覺、聽覺、嗅覺與觸覺——體驗梵谷沈浸式光影

2019年在巴黎「光之博物館」聲名大噪的《再見梵谷-光影體驗展》,巡演全球50座城市,今年終於盛大登台,這是台灣首個以「世界級經典畫家」為題的沉浸式光影藝術展,讓觀眾彷彿親身走進跳脫現實的魔幻空間裡。

 

視覺

在視覺上,不僅運用當代科技,將梵谷的《向日葵》、《星夜》、《麥田群鴉》等超過3000幅經典畫作與珍貴手稿轉為動態影像,以40多台高畫質投影機搭配影院級環繞聲效及高規格六公尺高的三層樓360度環繞式巨幕,打造讓人目不暇給的絕美空間,和孩子坐在地上觀賞尤其震憾。

展覽影像將梵谷的珍貴作品與手稿分成「荷蘭時期」、「巴黎時期」、「亞爾時期」、「梵谷的信件與素描」、「聖雷米時期」、「奧維爾小鎮」六大時期,帶領觀眾走進梵谷曲折而短暫的一生。經典畫作的動態展演大約40分鐘,而梵谷最知名的畫作《星夜》則放在壓軸,在各時期的斑斕色彩之後,點點繁星在一片黑幕中突然出現,然後是如流雲般的靛藍緩緩湧現,令人忍不住讚嘆。

看過了動態展示後,相信孩子會更有興趣走入梵谷曲折又短暫的傳奇人生。除了主要投影展區之外,展場也規劃了「認識梵谷」的靜態展示區,介紹《向日葵》、《星夜》、《麥田群鴉》、《盛開的杏樹》和《紅色葡萄園》等 13 件最膾炙人口的作品。

 

聽覺和嗅覺

而在視覺震憾的同時,聽覺和嗅覺也沒閒著,展區搭配梵谷同時期的李斯特、韋瓦第、舒伯特、巴哈等大師經典樂章作為陪襯,還有特調香氛來助興。一開始是柑橘和青草的清新味,然後進入薰衣草和鼠尾草的花香,最後則是木頭、 琥珀和麝香的溫暖沉靜,一同構築了梵谷的傳奇一生。

 

觸覺

在觸覺上,現場打造了經典畫作《亞爾的臥室》的真實場景,讓觀眾真的踩進2D與3D交錯的虛實空間之中,體會梵谷創作生命最後兩年在法國亞爾的生活空間。除了經典的油畫之外,梵谷產出的硬筆畫與素描作品亦超過1,000幅,展區最後方更有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「繪畫區」,透過投影方式,教大家簡單的素描技法,並提供畫架和紙筆,讓大人小孩一起互動畫畫,用最簡單、輕鬆的方式去了解梵谷的藝術成就。

《再見梵谷-光影體驗展》

台北場:1/15-4/5 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11館六樓

高雄場:4/18-7/12 新光三越左營店10樓國際展演中心

 

視覺、嗅覺與味覺——親子一同料理好療育

若要孩子體驗視覺、嗅覺與味覺,那麼一起做料理是個不錯的選擇。以台北市光復國小每星期課後時間的食育課為例,被小朋友暱稱為「郭郭老師」的郭雪芳,把一個下午的課經營得「色、香、味」俱全,他們不但自己烹調、自己品嘗,還文思泉湧寫下美食感言呢!

視覺

郭郭老師會帶著孩子們到校園裡的小菜圃,認識各種不同的蔬菜,為它們澆水施肥,遇到採收期時,大家還可以一起動員。透過做料理,孩子才能接觸食物、吃真食物、了解食物來源,從產地到餐桌,學會惜福感恩,也較不浪費食物。

郭雪芳認為,認識食物只是其中一部分,最重要的意義是陪伴與親情的連結。飲食可以結合藝術和美學,她會選擇顏色鮮豔且料理方式簡單的食材,例如小番茄、小黃瓜、紅蘿蔔、貝穀義大利麵等,透過烘焙、造型、擺盤等過程,讓孩子自己創作食物的樣貌。甚至還可以結合草間彌生、梵谷、蒙德里安等藝術家,做出南瓜、撕貼畫、方塊蛋糕等料理,賦予食物更豐富的色彩和形狀。

於是,萬聖節的鬼鬼小餅乾、色彩繽粉的鮪魚義大利麵,還有結合土司塊和奇異果的「椰子樹點心」一一上菜、而這些發揮巧思和創意美學的餐點,就連挑食或不愛蔬菜的孩子也吃得開開心心。

 

嗅覺與味覺

在料理的過程中,還可以引導孩子辨識味道,聞一聞,嘗一嘗,如果把所有的食物都裝在一個大碗裡,還能辨識出不同的味道嗎?如何把討厭的蔬菜變好吃?而在吃完之後,不妨跟孩子聊聊感受,請他們以美食評論家,說說對這道餐點的看法,例如:珍珠QQ的、奶茶涼涼的、小章魚熱騰騰的……如此一來,表達能力也會大增哦!

 

 

聽覺和心覺——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關係

而在今年春天,朱宗慶打擊樂團的《美好關係》音樂會則以打擊樂為媒介,從對樂器聲響的純熟掌握和實驗精神出發,並由日常生活的經驗和思考中汲取創作靈感,展開一段創作、演奏、聆賞三者之間所共構的「美好關係」,也是聽覺和心覺感受的最佳展現。

近年來,具備作曲家身分的打擊樂家愈來愈多,他們除了深入掌握各種打擊樂器的演奏技法,也充分利用打擊樂「從生活中取材」的發展特性來進行創作,以獨特活力為打擊樂不斷累積豐富能量。此次,朱宗慶打擊樂團特別以這些「創/奏」俱佳的成熟之作為選曲概念,讓打擊樂來說故事,帶給大家貼近生活的感知延伸與深刻靈動。

聽颶風怒吼

例如尼伯夏‧契可維契根據自己在颶風珊迪侵襲期間的經驗,譜寫了〈颶風珊迪〉。剛開始聲音非常微弱,猶如遠方傳來的鼓聲,在樂曲中段,鼓聲節奏快速,彷彿大地萬物都在逃竄,以齊奏或是復格風表現,除了運用標準打擊樂器之外,還有鍋子也派上用場,而曲目中也會出現大自然的預錄聲音,展現出颶風珊迪更真實、狂放的姿態。

 

聽旅程印象

湯摩.亞里的〈Ibn Battuta〉則是描述印巴圖塔遊記的曲子。出生於摩洛哥的印巴圖塔在21歲那年決定每趟前往麥加的朝聖之旅都經過不一樣的路線,他的旅途從摩洛哥出發,30年內走訪過阿爾及利亞、以色列、伊朗、葉門、烏克蘭、錫蘭、蘇門答臘、柬埔寨、印度、斯里蘭卡及中國等國家,他將所見所聞用口述記錄,而在這首〈Ibn Battuta〉的音符中,我們也將聽到他的旅程印象。

聽心靈感受

傑森.特勞廷的創作過程更有趣,他喜歡透過實際指導讓樂手打造出新編曲。以此次曲目〈生活是(_____)〉為例,演奏者必須要在報紙中尋找不同長度的字詞填入括號中,且對該標題的含意有所感觸。選定字詞後,樂手還需選擇兩種音樂來展現曲目的節奏,並選擇表現旋律的樂器,這又讓每次的演奏更加獨一無二。

傑森.特勞廷十分期待聆聽朱宗慶打擊樂團所演奏的新版本,或許大小朋友在欣賞之餘,也可以想想生活是(_____)?然後一起填空,一起作曲演奏,原來營造美好關係,真的一點也不難呢!

  《美好關係》音樂會將於2020年3月14日至3月22日於台中、高雄、台北三地共演出四場。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