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飲水思源

創辦人的話

三十八年前,我自維也納回國推廣打擊樂,一路上,得到非常多的鼓勵,以及各種形式的支持,給予我可以有所發揮的機會。包括:獲馬水龍教授親筆信之邀,參與我國首個打擊樂主修的建制-北藝大音樂系擊樂組的成立;有機會提前計畫,於1986年即創辦職業的打擊樂團;應觀眾和家長的殷切期盼,於1991年成立打擊樂教學系統;以及獲得青年獎章、十大傑出青年、金鼎獎、金曲獎、國家文藝獎、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(Percussive Arts Society, PAS)傑出貢獻獎、終身教育成就獎、名人堂…等,在藝術專業領域和社會成就的獎項肯定。

 

上個月,我與布袋戲大師-陳錫煌師傅,獲頒第39屆行政院文化獎。我想,這份殊榮所代表的,是我常掛在嘴邊、惦在心上的一句話:台灣是一個給機會、給掌聲的社會!

 

如果得到社會肯定,是一種成功,那麼,我會將它視作是上天給予的恩賜。對我來說,成功是許多偶然與必然交互作用的結果,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,磨練、辛苦和挫折是必然的,但如果認為是幸福的事,就會有勇氣去面對和克服。

 

當千山萬水擋不住想飛的翅膀,也就有機會造就成功的恩賜。因此,我心懷感恩,更重要地,我認為感恩的特質,能夠帶動一個人、一個團隊的實踐與行動,從而得以影響整個環境的發展。

 

我很感謝我的父母,在那個鄉間打鼓並不被看好的年代,願意給我機會,去探索、追求自己喜愛的事物,走上打擊樂的道路。我也回想起求學時代,表現並不突出的自己,有幸得到師長在課業和生活上的關照,那份怕我跌倒、拉我一把的心意,無論如何都讓我記掛至今。出社會後,則遇到多位良師益友般的前輩,給我表現的機會和發揮的空間,在鼓勵我的同時,也對我有所期待和要求,讓我在有所參考的典範中,逐步成長茁壯,走出一條自己的路。

 

由於擁有這些潛移默化的養分,使我在推廣打擊樂的路上,能夠將辛苦和挫折視為必然,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困難與挑戰。包括我自己在內,我想,我的父母、師長、前輩們,他們在給我機會的時候,或許從未想過時至今日的我的樣子,而也就是因為這樣,他們當時的「播種」,使我格外感念。

 

俗話說「飲水思源」,此時此刻的我,對於這個詞,應該是有了更深層的感觸與體悟。接下來的人生階段,期許自己能夠將「飲水思源」的心情化作具體的作為,有助於再次帶動打擊樂和台灣社會發展的行動。在我看來,行政院文化獎的意義,除了是對個人成就的肯定外,更重要的,應該是要去彰顯這樣的精神吧!

 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