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多面向感受音樂表達的多元性

創辦人的話

無論是演出還是教學,能為孩子開啟音樂之窗,創造接觸、感受、喜歡音樂的機會,都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。在我看來,接觸藝術,可以是每個人生活的調劑,因此,學習音樂的過程,不只是經驗的累積或演奏能力的精進,學音樂更是一種性情的陶冶和處事態度的養成。

就音樂的表達而言,雖然抽象,但卻充滿著多樣性與多元的樣貌。從不同樂器的獨奏到各類樂種的重奏,從室內樂到交響樂團,再到歌劇或音樂劇場等跨界元素的激盪與整合,去欣賞不同類型和演出型態的音樂呈現,從聽覺、視覺、情感等面向去感受,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豐富的體驗。

音樂的世界千變萬化,既存在著彷彿永恆的經典作品,但又可以在此基礎上,不斷地隨著時代演進,「再製」出創新的版本。本期《蓺類》所介紹的「歌劇」,即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種音樂演出型態。

歌劇可以說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,如果用飲食來打比方的話,欣賞歌劇就好比是吃筵席,因為它包含了聲樂與交響樂團、合唱團的音樂演出,以及舞台、燈光、道具、服裝的相互共構,集結了許多聆賞體驗的要素。不過,以演出屬性來說,歌劇是以歌唱為主體,透過故事情節鋪陳各個樂段,聲樂家必須要會「唱」和「演」,以歌聲和肢體來詮釋不同的角色,再結合指揮帶領的交響樂團、合唱團等的伴奏搭配,與之唱和,並由導演整合相關劇場元素的調度,構成一齣複雜細緻的大型歌劇製作。

正因為歌劇演出需要跨領域的元素相互激盪,往往一檔製作所動員的演出人力和資源,規模皆相當龐大。也因為這樣,對國內外的演出團隊或場館、藝術節主辦單位來說,能否製作出具有水準的歌劇演出,也就成為一項「指標」。

起源自西方,但現已在世界各地成為音樂演出的常態類型之一,歌劇仍在隨著時間經歷著演變和再進化。由於從事藝術工作的關係,在台灣和歐美各國的藝術殿堂裡,我都累積了為數眾多的歌劇欣賞經驗。近年來,北、中、南各場館也都曾積極集結能量,於歌劇的製作上力求突破,端出了許多「大部頭」的作品以饗樂迷。這讓我感覺到,身在台灣的表演藝術愛好者,真的很有福氣!

不管是歌劇,還是其他型態的音樂會,都有其細緻複雜、獨到深入之處,能夠帶給觀眾美好的體驗。因此,我非常期待藝術工作者能創造更多的媒介和機會,讓大家能夠多面向地去感受音樂表達的多元性──我們繼續努力!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