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在心裡找到一個家

藝文直擊

北美館第十二號教育計畫《住家小宇宙》

2021.10 文/編輯部、圖片提供/台北市立美術館

 

兒童藝術教育中心「住家小宇宙」小工作坊空間局部

 

加斯東・巴舍拉在《空間詩學》說:「家屋就是我們的第一個宇宙。 」防疫期間,人們居家尋求庇護,台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亦以每個人的生活基礎「家」為主題,即日起至2022年2月13日推出最新藝術教育計畫「住家小宇宙」,期待透過親子間的對話交流,分享彼此在作品中的發現、情緒感知的覺察,逐步開展自己的想像以及對於「家」的嶄新視角。

展覽以美術館所典藏的藝術家黃薇珉作品《住宿》為核心,黃薇珉曾經歷過多次危及生命的意外經驗,促使她透過繪畫思索空間與安全感的關聯,此次展出的四聯幅大尺寸油畫作品《住宿》,以精細縝密的筆觸,描繪出一個有著玉米外觀,並分別由皮肉、棉被、皮草及乾草四種元素組成的溫暖居所,將自己想像成是一隻小螞蟻幸福地生活其中,伴隨著人類對於土地、自然環境的強烈需索,以及稠密的居住空間與疏離的心境。

展覽中亦以藝術家與八歲女孩胖球錄製關於《住宿》的創作經歷分享,「為什麼要把作品畫得這麼大?為什麼將自己想像成小螞蟻?」從孩子的眼睛閱讀作品,從對話之中增添想像。

 

 

黃薇珉作品《住宿》

 

此次也邀請詩人夏夏創作童詩《全都躲起來》,詩句以《住宿》為靈感,呼應作品畫面中的四種質感,想像成夏日、寒冬、春天、涼秋與秘密基地的感官記憶,將演繹詩句的聲音裝置嵌入枕頭中,讓觀眾側耳趴在不同的想像裡;另外,透過童詩延伸而成的字詞遊戲,引導參與者跳脫日常印象,重新編織對於自己的秘密基地的詮釋。

夏夏《全都躲起來》,童詩、詩遊戲、聲音裝置

 

富有劇場經驗的音樂創作者羅棋諠,以樂曲作品《宀豕》擴充民眾對於「家」的印象,跨越視覺與空間限制,閉眼傾聽蟲鳴鳥叫、流水浪潮等大自然的聲音,以及生活周遭建築家園的機械轟隆聲、交通行駛聲響等,讓心神迎接驚奇的冒險、遨遊在無邊際的世界中,最終響起的搖籃曲,寄寓著萬物的溫暖歸宿。

 

 羅棋諠《宀豕》聲音設計

 

不僅如此,活動還設計了工作坊、繪本書區與互動裝置,觸發觀眾對於「家」的思考及多重想像。延續藝術家化身為小螞蟻的設想,在蔬果形象的圖紙上設計自己的居所,並挑選描述不同感受的詞語印章,創造出專屬地址;或翻轉不同材質觸感的滾輪裝置,連結個人居家的空間感受;另以對應遊戲裝置省思人類的密集住宅現況。相關資訊請至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官網www.tfam.museum/kid)查詢。

 

兒童藝術教育中心「住家小宇宙」展牆上的螞蟻圖示指引著觀眾參觀路線。

 

兒童藝術教育中心「住家小宇宙」互動裝置

 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