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每一次的「再做」都代表著進化

創辦人的話

走過了樂團成立35週年、教學系統30週年,也走過了疫情影響下劇場關閉、教學中心停課達三個月的衝擊歲月,打擊樂團隊迎接2022年,我們重整腳步,再次出發。在後疫情時代,外部環境的變動已成為新常態,因而,打擊樂演出和教學的工作模式,勢必也需要不斷接受改變──透過不斷改變,我們才有機會維持「不變」,能夠繼續堅持核心價值、做有意義的事,成為令人信賴的品牌。

跨入新的一年,打擊樂團攜手重量級的製作團隊,再度演出擊樂劇場《木蘭》這個已被公認為經典的作品。擊樂劇場《木蘭》之所以被視為經典,在於它深度的跨界融合,獨特而成熟,足以稱得上「新藝術型態的誕生」,然而,這樣一個集大成的里程碑,實為不斷投入去探索打擊樂的可能性,歷經三十多年的能量累積才有的成果。從2010年的初生、2013年的全新改版,以及其後在海內外多次的大型巡演,十一年來,能說的故事、想表達的情感,一言難盡。

如今,呼應著進入後疫情時代的心情,《木蘭》這部標竿作品,不但映照著「兵馬倥傯」時代下堅韌的心境,也象徵著承先啟後、下一階段的展開。睽違五年再演,我們有機會再次檢視擊樂劇場的價值與意義:《木蘭》以打擊樂作為主體,加上劇場、戲劇、舞台、服裝、多媒體等媒材,而種種元素都是為了將打擊樂的可能性發揮到極致,這便是我們對擊樂劇場這個藝術型態的追求。

我總認為,上一次舞台、做一次戰,就是一次經驗的累積,因此,每一檔節目的再次演出,整個精修、淬煉的過程,我們都將之視為「再創作」,讓過去的經驗深化,細膩而更細膩。同樣的道理,在教學和推廣的面向上也是如此。從教材的開發改版及師資的培訓和進修,到教學中心的經營與教學環境的維護等軟硬體配套,唯有透過不斷的實作操演,才能將所有的環節一一琢磨,最終整合到位。

敲敲打打是人的本能,想要分享對打擊樂的熱愛,則是這個團隊誕生、成長茁壯的初衷。多年來,我們始終堅守著這一份熱情,耕耘這一方天地,但這並不意味著畫地自限,相反地,透過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演出與教學工作,我們從未停下探索突破的腳步。為此,我們願意不斷打破重來,並且能夠樂在其中。

雖然在過程中,絕大多數時候總是充滿著挫折與困難的感受,但那是因為,一再做事所帶來的精熟,並沒有將我們帶往安逸與停滯不前,相反地,在成熟狀態中一再的打磨,將我們推向更大的挑戰,追求自我突破,也迎向更高的境界。如此一來,每一次的「再做」,便都代表著再進化的可能性。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