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聽一聽,古典音樂裡的動物們

藝文直擊

文/郭士榛

 

聖桑的《動物狂歡節》已有百年歷史,每當有歡樂慶典就會演奏此曲。事實上,除了聖桑的《動物狂歡節》,古典曲目中和動物有關的創作也歷歷可數,不但受到很好的評價,在樂迷心中也留有一定份量。

 

與聖桑《動物狂歡節》齊名的,就是普羅高菲夫的《彼得與狼》了。它是兒童音樂會常受歡迎的曲目,輕快的弦樂描述10 歲的彼得在原野上快樂嬉戲,高音嘹亮的長笛代表靈巧小鳥,貪吃貓以豎笛來表現,可憐的小鴨用哀怨的雙簧管來演奏,永遠的反派大野狼則用低沉陰森顫慄的法國號吹奏,動物們的爭鬧鬥智讓音樂表現更顯多元又有趣。

 

交響童話《彼得與狼》誕生七十週年紀念,以交響童話為藍本的同名動畫影片《彼得與狼》。(圖片來源:博客來DVD館網站)

 

古典音樂裡的鳥兒們

 

鳥兒們一直是作曲家們的靈感來源,例如在古典芭蕾舞劇裡就有兩隻青春永駐、每天只睡一分鐘也不顯老的鳥,一隻就是柴科夫斯基純白無瑕的《天鵝湖》,另一隻就是史特拉汶斯基光燦耀眼的《火鳥》。

 

當時只有 27 歲的史特拉汶斯基受人委託創作《火鳥》,以七段色彩繽紛的音色描繪了火鳥之舞,音色豐沛展現他駕馭龐雜的管弦樂的手法,曲子中也展現異國情調與神秘色彩,《火鳥》雖是芭蕾舞劇配樂,卻開展出恢弘視野,史特拉汶斯基一戰成名。

 

音樂與舞蹈交融一氣呵成的《天鵝湖》,則是柴科夫斯基1876年所寫的芭蕾舞作品。開頭弦樂急促震音,結合豎琴的浪漫演奏,揭開高貴天鵝划過波光淋漓的湖面,而其最著名的樂段就是雙簧管奏出憂傷悲悽的主題。

 

不只是柴科夫斯基,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也以鵝為主題,創作了《黃泉的天鵝》,在淒清的弦樂聲中,安排雙簧管徐徐奏出,唱出天鵝身陷於死亡無間地獄中的孤獨,疏離的情緒足以讓聽者沉溺。《鵝媽媽組曲》則是拉威爾,用簡樸而純摯的音符寫下童話世界裡無垠的夢幻,之後,又將其改編為管弦樂曲芭蕾舞劇的形式。

 

1873年,穆索斯基創作《展覽會之畫》10首鋼琴組曲,其中一首〈蛋中的雛雞之舞〉非常有趣,他生前幾乎沒有人演奏過,直到1922年,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將其改編為管弦樂曲,因此一砲而紅。穆索斯基以輕快的跳躍斷音,描寫雛雞們在蛋殼裡蹦蹦跳跳,急著掙脫的可愛模樣。

 

小狗跳進音樂裡

 

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,百年前的作曲家也會因狗的可愛和忠誠而為小狗作曲。《小狗圓舞曲》是蕭邦晚年的作品,《口哨與小狗》則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在 35 歲寫下的管弦樂小品。

 

《小狗圓舞曲》是憂鬱的蕭邦作品中少數的輕快之作,蕭邦所創作的圓舞曲並不可用來跳舞,只有簡單的三段結構,讓主旋律的反覆迴轉,彷彿看到小狗追著尾巴旋轉不停的可愛模樣。曲因為速度奇快僅一分多鐘,又被稱作〈瞬間圓舞曲〉和〈一分鐘圓舞曲〉。《口哨與小狗》曲中,明亮的口哨不絕於耳,描寫主人帶著愛犬散步去,途中順道辦點事,狗兒等得無聊和另外一隻狗逗玩不停,最後主人以哨音將愛狗喚回,曲子俏皮又好聽。

 

蟲魚鳥獸一起來

 

林姆斯基高沙可夫〈大黃蜂的飛行〉,被稱為「描寫音樂」之冠,就是描寫黃蜂襲擊白鳥時的音樂,樂曲一開始就大小音量和強弱的變化運用,直接刺激聽覺神經,宛如真的有一大群黃蜂壓境般圍繞著你打轉,讓人焦躁又緊張,這首超炫技的經典樂曲。

 

《兒童天地》是德布西為五歲的女兒所創作,其中在〈大象催眠曲〉中,德布西註明左手要柔和的演奏,讓穩重的低旋律營造大象步伐沈緩的笨重感,曲子聽來有種返璞歸真之感。《鱒魚》鋼琴五重奏是舒伯特為詩人舒巴特作品所譜寫的曲子,由鋼琴、低音大提琴、大提琴、中提琴和小提琴所組成。

 

除了以描寫音樂來創作動物主題之外,樂譜上也可以展現作曲家的動物之愛。例如以色列作曲家Noam Oxman,本身是位動物愛好者,他特殊作曲技巧及獨特書寫風格,真的太酷了 。他在五線譜上以音符創作出巴洛克式的古典樂風,更用音符融合成了貓狗的樣貌,這些音符不但能演奏出來,視覺上看到樂譜竟然是寵物的形象,真是太神奇了!

 

以色列作曲家Noam Oxman的曲譜中藏有狗貓畫像。(圖片來源:大人物網站)​

 

貓狗樂譜聽聽看

 

 

 

 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