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跟著藝術家一起探索美術館(下)

藝文直擊

文、攝影/盧家珍

圖片提供/桃園市兒童美術館

 

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的「美術館探密」,邀請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美術館,無論是透過掃地機器人看、翻開牆上的洞洞看,或是從紙膠帶和藍繪圖看,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與想像。

 

當自己變成掃地機器人,會看到什麼?

 

美術館除了展場,還有什麼?走路草農/藝團的《遛草計畫》將監視器偽裝成掃地機器人盆栽,透過它看似打掃的行為,帶領觀眾一探美術館不曾對外開放的區域,例如辦公室、收藏區等等。藝術家還透過「記憶紙箱:兒美館限定場」工作坊,邀請小朋友假裝自己是掃地機器人,製作自己的移動紙箱錄影裝置,從低視角重新觀看兒美館及周邊環境,並展出成果。

 

《遛草計畫》則將監視器偽裝成掃地機器人盆栽,帶著小朋友窺探美術館不為人知的角落。

 

親子製作自己的移動紙箱錄影裝置,以低角度呈現自己的美術館觀點,吸引其他小朋友透過紙箱窺看。

 

從洞洞裡看到美術館的想像

 

如果牆上有個洞,你會不會很想偷瞄一眼?藝術家林書楷就抓住了這個人性特點,讓大家從洞洞中看到展品。在他的《陽台城市文明系列─再現遊境之城》中,以兒美館特有的戶外草坪空間為起點,藉由父親塑膠工廠所留下的木造模具,打造一個花花綠綠、介於想像與現實的城市場景,而且必須透過木牆上的洞洞和窗框才能一窺全貌,令人驚喜不已!展場同步展出孩童的美術館建築寫生,呈現孩子想像的美術館樣貌。

 

小朋友從木牆上的洞洞窺見城市樣貌,而在可開啟的窗格中,也可以看到部份的城市一景。

 

紙膠帶&手繪藍圖,開啟新館的未來

 

對於在新埔興建中的兒美館,藝術家也用不同的方式,讓孩童開啟自己的想像。吳芊頤的《倒影窗─山的想像》,便使用了兒美館展覽未曾使用的窗景區域,用紙膠帶建構出一座山景風光,彷彿在告訴小觀眾們兒美館的另一個祕密:即將開館的青埔兒美館,就是在這樣的粼粼光影下,肩負著眾人的未來想望。

 

吳芊頤的《倒影窗─山的想像》使用兒美館鮮少利用的窗景區。

 

而林玉婷的《來吧!美術館營業中》則用傳統工程曬圖的方式,邀請美術館工作人員透過實物曬圖,彰顯館內不為人知的工具與角落;並與鄰近的大勇國小美術老師合作,帶著同學透過手繪藍圖,描繪出自己和兒美館的過去記憶與未來想像。

 

林玉婷邀請美術館工作人員透過實物曬圖,彰顯館內不為人知的工具與角落。

 

此外,即日起至11/27,還有林書楷帶領「再現遊境:兒美館寫生計畫」及害喜綜藝影音帶領的「美術館?大解密!」兩場共創工作坊。讓孩子運用藝術家創作時使用的木造模具,打造自己喜歡的美術館樣貌,並用寫生的方式,畫下專屬每個人的美術館遊記。或是邀請孩童化身為小小美術館督導,前進兒美館尋找與解答不為人知的空間,為美術館重下定義!

 

兒美館的共創工作坊,請小朋友畫下自己的美術館遊記。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