蓺類雜誌

Arts circle

樂器界的航空母艦 管風琴發聲原理大揭密!

焦點話題

文/盧家珍

圖片提供/國家兩廳院、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

 

提到「樂器之王」,很多人腦海裡浮現的是鋼琴的模樣,它的體積龐大、結構複雜、音域最廣、和聲豐富。但你知道嗎?還有一種樂器比鋼琴大上數十倍,堪稱是樂器界的「航空母艦」!原來,它就是管風琴,也是另一個「樂器之王」。

 

六月份,兩廳院和衛武營不約而同舉辦管風琴音樂會,南北兩大管風琴互別苗頭,也讓我們有機會一睹它們的真面目。

 

你以為的牆不是牆,它是音管!

在所有樂器之中,管風琴的體積是最大的,它可以發出非常大的聲響,還可以同時演奏出許多不同的豐富音色,甚至取代整個交響樂團。

 

管風琴和風琴的發聲原理很像,都是靠「風」來發出聲音。只是風琴是透過腳踩踏板來製造氣流,吹動簧片振動來發音,而管風琴則是讓風進入音管來發音。所以你在國家音樂廳舞台上看到的那片閃亮亮的「牆」,或是衛武營葡萄園式音樂廳那排金屬「竹林」,其實都是管風琴的音管,而且那只是第一排哦!後面還有數千支音管是看不到的。

 

管風琴的音管通常是用金屬或木材製作,金屬音管的聲音較尖銳具穿透力,木質音管的音色較柔和溫暖,而且依照長度會有不同音高,音管愈長,發出的聲音愈低沉,愈短則聲音愈高。

 

像衛武營管風琴最大的木製音管就有10公尺長,足足有6個人高!它的聲音低到耳朵聽不見,只能感受到它的振動;而最小的金屬音管才只有0.6公分,比一片手指甲還小!它的聲音非常高,有些人的耳朵也沒辦法聽到這樣的音高。

 

不同的音管有不同的聲音,有的音管還可以模仿其他樂器的音色,例如直笛、低音管或小號,變化萬千,難怪有人說管風琴裡藏了一個交響樂團呢!

國家音樂廳的巴洛克式管風琴

衛武營葡萄園音樂廳的主管風琴

 

好忙好忙,手舞足蹈的管風琴演奏家

管風琴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早期演奏管風琴時需要兩人搭檔,一人負責演奏,一人擠壓鼓風箱。後來管風琴的規模越來越大,依靠人力鼓風已經是力不從心了,就開始用機械設備,不但有鼓風機,還有儲風箱,它們就像是管風琴的呼吸系統,隨時提供充足的氣流。

 

至於音色的變換,就要靠另一個秘密武器「音栓」了。每個音栓各自對應著不同的音管,當音樂家想要改變音色時,就得拉開一個個「音栓」,讓空氣進入不同音管,才能發出不同音色的聲音。因此,音栓愈多,表示音色愈豐富,有的音栓甚至還能掌控多個音管,發出混合的音色。

 

一般教堂管風琴大概20至30個音栓,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有59個音栓,衛武營的管風琴更多達127個音栓,而且音栓愈多的管風琴,手鍵盤也愈多層。所以我們常看到管風琴演奏家在演奏台上好忙好忙,一雙手除了要彈鍵盤,還要拉推音栓,不然管風琴就發不出聲音了呢!而在手彈奏的同時,腳也沒閒著,管風琴有32個腳鍵盤,彈奏起來就像在跳舞一樣。

衛武營的管風琴演奏台,五層手鍵盤的左右兩邊共127個音栓,還有琴椅和腳鍵盤。

國家音樂廳管風琴演奏台的三層手鍵盤、59個音栓與腳鍵盤。

 

南北兩大管風琴音樂會,互別苗頭

目前台灣數一數二龐大的管風琴,就在衛武營和國家音樂廳。6月12日首先在國家音樂廳登場的《管風琴X鋼琴ー鍵盤王者間的世紀交鋒》,讓兩大「樂器之王」正面對決,演出加拿大當代管風琴作曲家丹尼斯‧貝達爾專為管風琴與鋼琴所作的二重奏作品,帶領觀眾品味獨特的燦爛聲響。

管風琴家陳相瑜與鋼琴家楊登凱將同台演出《管風琴X鋼琴ー鍵盤王者間的世紀交鋒》。

 

而在6月14日則有衛武營的「探索管風琴」音樂會——《毛小孩的狂歡》。管風琴家劉信宏除了演出兩首《婚禮進行曲》外,聖桑名作《動物狂歡節》當中描繪水族館、鳥籠與天鵝的段落,將展現出管風琴活潑有趣的一面;更親切的是,吉卜力動畫《龍貓》與《貓的報恩》配樂,還有人人都玩過的《超級瑪莉歐》電玩音樂,也都將出現獨一無二的管風琴音色詮釋;最終劉信宏更準備法國作曲家魏多的《第五號管風琴交響曲》,以華麗繁複、讓人目不轉睛的管風琴觸鍵,極致震憾所有觀眾的感官。

 

百聞不如一見,不妨把握機會,大手拉小手,一起拜見「樂器之王」吧!

返回列表